找到相关内容294篇,用时4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敦煌写卷P.2555《白云歌》再探

    的则是一种在困境中直面人生的放达情怀,甚至是一种高洁的品格,心境也较为坦然、平静。如其中《题周奉御》:“明王道得腹心臣,百万人中人。阶下往来三迳迹,门前桃李四时春。”又《赠邓郎将四弟》:“把...方剃削,弱冠导群迷。儒释双披玩,声名见跻。须缘随恳请,今乃恨睽携。”作者无疑是一位兼通儒术的僧人。其《久憾缧绁之作》有诗又云:“从命驾赴戎乡,几度躬先亘法梁。”可知其的确是奉命使蕃的身份。汉族高门...

    王志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574859.html
  • 释恒强:《阿含道次第》讲纲(上)

    middot;三四六》,<<阿含部T2>>p.95.3 ~ p.96.1)   3、专精思惟得解脱   尔时。罗[目*侯]罗受佛教已。静处。专精思惟。不放逸住。所以族姓子剃除...  释恒强:《阿含道次第》讲纲(上)   (自3月9日在戒幢佛学研究所预科班开讲,预计共40课时)   、总说   ()具善人至明、解脱   如是善人具已。便具亲近善知识。具亲近善知识已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4576941.html
  • 批判与回应——略论中观应成派对唯识学三自性思想的批判

    则非理,若从因缘生,性应成所作。若性是所作,云何应道理?自性非新作,及不观待他。’”从此可以得出龙树的自性概念有三层意思:、自有,不是从因缘所生;二、常住,在任何时候、地点均不发生变易;三、,不...不许有自性,那如何安立因果不乱呢?龙树所批判的自性是自有的、常住的、的,依他、圆成离言自性并不在此“自性”义所摄,并不如月称般将龙树的“自性”概念扩大化,进而认为唯识学的依他起性、圆成实性与缘起相...

    海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75577109.html
  • 原始佛教读书会:相应部选读 第十单元:受相应

    我们也可以这样看,经典的诠释,要怎样去理解是一个关键,那剩最后品很快地来看看。276页“坐”这品“时,有比丘来诣世尊住处,礼拜世尊,坐于一面。”这经有很大的问题,在大正藏474经来看,事实上这边讲的是阿难,“尊者阿难静处禅思。念言。”,所以说比丘而没有说是谁就蛮奇怪的,事实上在大正藏有说比丘就是阿难,为什么不翻译出来,这也蛮奇怪,不管是阿难或比丘,他来礼拜世尊提出一个问题,“坐于一面之...

    赵飞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3477138.html
  • 慧远大师念佛思想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考辨

    》提到通过念阿弥陀佛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思想。经言:   佛告颰陀和:持是行法,便得三昧,现在诸佛,悉在前立。其有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如法行,持戒完具,处止,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。随所闻...、发愿文所强调的六道轮回、善恶报应的观点,在《经》中被反复铺陈与强调。如《经》中说:“人在世间爱欲之中,去,死生当行。至趣苦乐之处,身自当之,无有代者。善恶变化,殃咎异处,宿豫严待。”[18]...

    杨净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324781205.html
  • 慧远大师——西方净土的早期信仰者

    戒完具,处止,心念西方阿弥陀佛。今现在随听闻当念,去是间千亿万佛刹,其国名须摩提(指西方极乐世界)。在众菩萨中央说经,一切常念阿弥陀佛。”[13]又说:“若沙门白衣,所闻西方阿弥陀佛刹,当念彼方佛,...  慧远大师——西方净土的早期信仰者   谢路军   净土思想的初传始自净土经典的翻译,随着有关净土的经典译为汉文,净土思想也逐渐传播开来。净土思想主要有两大流派:是弥陀西方净土,二是弥勒兜率...

    谢路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40282435.html
  • 盛唐至北宋流行的净土教行仪

    内容。只要将智 上述论述与《般舟三昧经》下述经文予以对照就可看得十分清楚:   其有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如法行持戒完具,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,今现在随所闻,当念去此千亿万佛刹,其国名...盛唐至北宋初年一度流传而在后世湮没不彰的一种净土教行仪——观相念佛,使我们对当时净土教史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。   、敦煌写本《佛说相好经》的状况、来源及其流传时代   根据方广锠、黄霞的研究,可知...

    张先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2685038.html
  • 信仰和知识——单纯理性限制内的宗教的两个来源

      在思考之日,我首先建议尽可能以赞同和肯定的态度营造一种真实和的环境,也就是我们那时所处的环境:行为,共同的任务,一个日子,一个地点。我们实际上已经同意响应一个双重的建议,即哲学的和出版的建议...计算方式。人们能够用不止一种方式解释小“犹太民族”闻所未闻的延续及其宗教的世界光大,共担某种世界命名的三大一神教的起源,这种根源至少与这三大一神教具有同等尊严。人们可以用千种方式解释犹太民族对种族...

    德里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3985628.html
  • 《大智度论》之禅波罗蜜(下)

    说是偈已,彼比丘闻其所说,欢喜随喜,从座起去。静处,专精思惟,断诸烦恼,得阿罗汉。   16四情:四根,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。   17无由:没有门径,没有办法。   18渊(ㄩㄢ):回水...   《大智度论》之禅波罗蜜(下)   六、修定与生天   ()印顺导师《空之探究》p.32~p.33:   由于修习者的用心不同,而有得定,或依慧得解脱的差别。依佛法的因果法则,修...

    厚观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789888.html
  • 晚明天主教与佛教的冲突及影响

    的说法,确立了天主的地位。   其二,神与人及万物的关系问题。天主教认为,作为人与世界万物的创造者,天主具有绝对崇高的超越性,“天主本性超越万物之品”[30]。人和万物又被天主赋予了不同的品性,...之中,成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本文的主旨在于,通过考察佛教与天主教的关系尤其是二者之冲突,说明西方文化在十六、七世纪时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和互动程度。   、 天主教的排佛言行及其原因探析  ...

    马晓英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091549.html